2021年1月13日 星期三

New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測試報告

近年來不論是 CPU 處理器或 GPU 顯示晶片,均以一年幾乎 1~2 次更新的速率,再推出全新的硬體產品,這也讓全球筆電與電腦品牌,得用相對應的速度來針對產品進行更新。就以本文要分享的 Razer 來說,在 2020 年年中推出搭載第十代 Intel 處理器與 NVIDIA GTX 顯示晶片版本後,不到半年又推出全新第 11 代 Intel 處理器的改款機型,全新的 Razer Blade Stealth 13 輕薄電競筆電,就在這硬體大更新時代下就此誕生。 New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測試報告 短時間迎來的二次效能更新! 全新的 Razer Blade Stealth 13 在結構與外型設計上,並沒有做出太大的改變,事實上在這麼短的時間要換上全新的 ID 設計,除非 Razer 老早就準備好,否則應該是不可能的任務!筆電全機同樣採用拋光塗層配置,較容易留下指紋油污算是小缺點,需要使用者勤於擦拭,螢幕上蓋的 Razer Logo 則為鏡面設計,並未具備燈光效果。 筆電前端 筆電尾端 筆電前端的凹槽設計較小,但還是能讓使用者透過單指開啟筆電上蓋,機身尾端則有隱藏式的筆電轉軸設計,全新的 Razer Blade Stealth 13 維持相同的 15.3mm 厚度設計,也同樣定位在輕薄便攜的電競筆電。 因應搭載第 11 代 Intel 處理器,全新的 Razer Blade Stealth 13 也將原有的 Thunderbolt 3 升級成 Thunderbolt 4 傳輸埠,且具備充電與全功能配置,I/O 埠還包含 3.5mm 複合音源插孔,以及兩個 Type-A USB 3.1 Gen 1 傳輸埠。 New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測試報告 短時間迎來的二次效能更新! 筆電 D 件也維持一體式底蓋配置,並附上左右兩個散熱進風孔,以及位於筆電尾端的長型散熱孔配置。 顯示螢幕 觸控螢幕 視訊鏡頭 螢幕解析度 全新的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搭載 13.3 吋 Full HD OLED 觸控螢幕,其中觸控面板使用 Corning Glass 強化玻璃製成,同時採用 4.9mm 窄邊框設計,並支援 100% DCI-P3 色彩空間,原廠也提供非觸控的 Full HD 霧面顯示螢幕規格選擇,支援電競等級的 120Hz 螢幕更新率。顯示螢幕上方則搭載 720P HD 視訊鏡頭,搭配支援 Windows Hello 安全性登入的紅外線鏡頭。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採用全尺寸筆電鍵盤,具備 Razer Chroma RGB 單點鍵盤背光,以及全鍵防鬼鍵功能設計,使用者可透過筆電內建的 Razer Synapse 應用程式調整並設定背光燈效與色彩。鍵盤下方則為 Microsoft 精確式玻璃觸控板,支援多點觸控與手勢操作功能,且加大的觸控板操作範圍對於實際使用也有很大的幫助。 專用變壓器 變壓器重量 隨機附上的專用變壓器為 100W 的電壓配置,搭配可拆卸式的電源線重量為 566g,其實不算是輕巧的配重。 面對硬體規格小改的 Razer Blade Stealth 13,在筆電重量上小小提升到 1.467Kg,對比前代機種 1.39Kg 多了約 77g 的重量,實際上並沒有太大的感覺。 Razer Synapse 應用程式 自訂功能設定 燈光設定 性能設定 透過內建的 Razer Synapse 應用程式,可以針對筆電細部功能進行調整與設定,包含遊戲模式的應用,此外,鍵盤背光的顏色與效果也可在此進行設定,在下方的效能實測部分,小編均在遊戲效能模式,搭配 5500rpm 高轉速散熱風扇模式下進行。 New Razer Blade Stealth 13 重點規格: 作業系統:Windows 10 處理器:Intel Core i7-1165G7 2.8GHz/4.7GHz(基礎/超頻) 顯示晶片:NVIDIA GeForce GTX 1650 Ti with Max-Q Design 4GB GDDR6 VRAM/Intel Iris Xe Graphics 儲存裝置:NVMe PCIe 3.0 x4 512GB 記憶體:16GB LPDDR4x 3733MHz(雙通道) 顯示螢幕:13.3 吋 Full HD OLED 觸控螢幕(100% DCI-P3/4.9 公釐窄邊框/經個別原廠校準) I/O 埠:2x Type-A USB3.1 2x Type-C(Thunderbolt 4/電源輸入) 1x 3.5mm 複合式音源插孔 通訊:Wi-Fi 6 Intel Wireless-AX 201 (IEEE 802.11a/b/g/n/ac/ax) + Bluetooth v5.1 電池:53.1Wh 尺寸:304.6( W ) x 210( D ) x 15.3( H ) mm 重量:1.41Kg 官方售價:63,900 元起 處理器效能測試: 載第 11 代 Intel Core i7-1165G7 四核心 8 線程處理器,搭配 12MB L3 快取記憶體的全新 Razer Blade Stealth 13。在 CPU-Z 測試軟體中,單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為 604.2 分,多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為 2824.5 分,CINEBENCH R20 的多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則是 1,999 分,最後在 X264 影音轉檔效能上則獲得 27.3FPS 的效能表現。 快取記憶體與記憶體效能測試:全新 Blade Stealth 13 搭載 16GB LPDDR4x-3733MHz 記憶體,採用雙通道配置,主要記憶體的效能測試為 62689 / 66714 / 65027 MB/s(讀取/寫入/拷貝),延遲時序則為 59.6ns,至於 L3 快取記憶體的效能表現為 287.74 / 238.35 / 252.18 GB/s(讀取/寫入/拷貝),延遲時序為 7.3ns。 硬碟讀寫效能測試:本次全新的 Blade Stealth 13 內建 M.2 PCIe 3.0 x4 SSD 固態硬碟,儲存容量為 512GB,在 CrystalDiskMark 的循序讀寫效能表現為 3544.18 / 2988.65 MB/s,TxBench 效能測試中,循序 Max QD32 效能測試中,獲得 3371.523 / 2950.302 MB/s 的效能表現,最後看到 AS SSD Benchmark 效能測試,這顆硬碟獲得 4,541 分效能分數,循序讀取速度則為 2864.73 / 1396.59 MB/s。 除內建的第 11 代處理器 Intel Iris Xe Graphics 內顯晶片外,全新 Blade Stealth 13 還搭載了 NVIDIA GeForce GTX 1650 Ti with Max-Q 6GB GDDR6 VRAM 獨立顯卡。 使用遊戲模式搭配最高風扇速度散熱模式來進行圖形效能測試,在 3DMark Fire Strike 測試模式下,獲得 7,875 分的效能表現,另外看到 3DMark Time Spy 測試模式下,則獲得到 3,456 分的效能表現分數。在效能等級上,兩個測試結果均顯示這款筆電雖未達到電競筆電的平均效能等級,但已經遠遠超過一般的 Office 筆電平均效能。在《Unigine Heaven Benchmark》圖形效能測試中,小編將螢幕解析度設定在全螢幕 Full HD,並將畫面品質設定在 Ultra 模式,同時開啟 4xAA 反鋸齒模式,測得的效能表現為 1,513 分與平均 60.0fps,而在《Unigine Valley Benchmark》測試軟體中,則有 2,268 分效能分數與平均 54.2fps 的效能表現。最後則是《Unigine Superposition Benchmark》圖形效能測試,小編使用 1080P EXTREME 環境下進行測試,最終獲得 1,327 分效能分數與平均 9.93fps 的效能表現。從前代的 Razer Blade Stealth 13 就可以證明這款輕薄筆電,除了可應付一般的工作需求外,用來運行特定的 3A 遊戲作品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小編先用最新的《刺客教條:維京紀元》來進行測試,小編將螢幕設定在 Full HD 全螢幕解析度並關閉垂直同步,不過各位可以發現在畫面品質與特效設定上,只能維持在中等品質的設定,再往上的話就會超出顯卡 VRAM 的負荷。在這樣的環境設定下,所測得的效能表現分別為平均 40fps。第二款實機遊戲則為《極地戰嚎 5》,小編同樣使用 Full HD 全螢幕解析度的顯示設定,關閉垂直同步並將畫質設定在高的配置,最終測得的效能表現分別為平均 48fps。最後一款遊戲則為《火線獵殺:絕境》,小編同樣將螢幕顯示設定在 Full HD 全螢幕模式,關閉垂直同步並將影像效能設定在高的品質,最終測得的效能表現分別為平均 43fps,效能分數則為 7,355 分。系統穩定度測試部分,小編同樣將筆電設定在遊戲效能模式,搭配自訂最高散熱風扇速度模式來進行測試。在待機時可以看到 CPU 溫度平均為 43 度,而 GPU 溫度則為 39 度。小編也使用 Flir 的感熱測量儀,實際測量筆電機身溫度,在待機狀態下,筆電機身最高溫出現在右後方散熱孔處,最高溫為 36.4 度,不過可以看到在筆電中央的也有高溫的情況發生,實際上並沒有燙手的狀況發生。在同時使用 CINEBENCH R20 與 FurMark 進行測試後,可以看到 CPU 溫度提升至 51 度,而 GPU 溫度最高則來到 59 度,至於筆電溫度最高處則轉移到左後方散熱孔處,最高溫則來到 43.9 度,可以看到在高速散熱風扇運轉下,筆電本體的溫度沒有像待機時那麼高,實際上也不太會感受到溫度有明顯的提升,使用上算是相當舒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類單數位相機選擇

數位相機的分類 1.類單眼 2.單反 3.無反 類單眼是不可換鏡頭的數位相機 單反和無反都是可換鏡頭相機 單反比起無反則是多了一個實體的觀景窗 無反雖無實體的觀景窗,但有些機種會有電子觀景窗 今天重點是在類單眼上。   嗯,很多攝影玩家都會選擇無反相機當作第1台數位相機。 在下...